当前位置:建筑人建筑文章频道建筑工程管理建筑规划苏南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研究(推荐)

苏南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研究(推荐)

12-04 23:54:57  浏览次数:722次  栏目:建筑规划

标签:建筑规划设计, 苏南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研究(推荐),http://www.jzr88.com

  前言

  空间是人类进行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场所, 空间的配置是人类进行各种行为的产物, 依据不同的原则可以形成不同的空间配置和不同规模等级空间相互密切的有机整体, 其间必定存在着某种联系,这种配置和联系就组成了空间。

  城市的发展和地理空间密不可分。地理空间是一个区域或国家的最为宝贵的资源, 所以城市空间发展是地理空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城镇布局是城市化的产物,城镇空间布局是区域空间布局重要内容之一。城镇体系的空间分布包含两方面的重要内容, 一是城镇体系的规模分布, 二是城镇体系的区位分布。

  要实现城镇体系可持续发展就要在不损害城镇体系生态进程的前提下, 结合区域特点, 促使城镇体系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作出持续性贡献的城镇体系发展模式。其旨在以区域为基础, 兼顾发展和环境两个方面,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调控城镇体系的进程。

  1、理论基础

  1.1空间结构理论

  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也称经济(产业)地域结构[1],即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空间)组合关系,也即是经济地域的主要物质内容在地域空间上的相互关系和组合形式。

  空间结构一直是空间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关注的基本问题。地域空间结构实际上是个人和社会组织空间偏好与选择的结果, 是经济均衡在空间维度下的集中体现, 个人和社会选择的各种要素均会对地域空间结构产生实际的影响。

  1.1.1“田园城市”理论

  “田园城市”理论是1898年由英国人霍华德提出的[2]。田园城市是为安排健康的生活和工业而设计的。其规模要有可能满足各种社会生活,但不能太大,被乡村带包围,全部土地归公众所有或者托人为社区代管。对霍华德来说,“田园城市”并不是他的奋斗目标,而只是实现他所追求的目标“社会城市”的一个局部试验和示范。也就是说“田园城市”只是“社会城市”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城市”是一个全新的田园城市群体的组合。即“社会城市”是由一个中心城市和若干个名称和设计各异的田园城市组成的城市群,各城市之间依靠放射状和环状的交通网络相联系,把社会城市联结成一个整体。田园城市理论直接孕育了英国现代卫星城镇规划理论,对城镇的空间布局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1.2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是由德国城市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W .Christaller)提出的[3,14]。克里斯泰勒认为中心地等级规模体系在三个原则支配下形成六边形中心地网络,这三个原则分别为市场原则(k=3 )、交通原则(k=4)和行政原则(k=7)。在不同的原则支配下,中心地呈现出不同的结构,而且中心地和市场区大小等级顺序有着严格的规定,即按照所谓K值排列形成有规则的、严密的系列。

  克里斯泰勒认为:在三原则中市场原则是基础,而交通原则和行政原则可看是在市场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的修正。他认为,市场原则适用于由市场及其市场区域构成的中世纪的中心地的商品供给情况。交通原则适用于如19世纪交通大发展时期,以及新开拓的殖民地国家。也适用于新开发区、交通过境地带或聚落呈线状分布区域。行政原则适用于具有强大统治机构的绝对主义时代,或者象社会主义国家以行政组织为基础的社会生活。

  1.1.3区域增长极理论

  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Francois Perroux)认为,经济增长首先出现和集中在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而不是同时出现在所有的部门。这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常常聚集于经济空间的一些点上,于是就形成了增长极。所谓增长极就是具有推动性的经济单位,或是具有空间聚集特点的推动性单位的集合体。经济的增长率首先发生在增长极上,然后通过各种方式向外扩散,对整个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区域经济学者把佩鲁的增长极概念和思想引入到区域经济研究中,并且与地理空间概念融合起来,就形成了解释区域经济增长过程和机制的区域增长极理论。

  1.1.4点-轴渐进扩散理论

  在区域规划中,采用据点与轴线相结合的模式,最初是由波兰的萨伦巴和马利士提出来的。我国经济地理工作者陆大道研究员等在深入研究宏观区域发展战略基础上,吸收了据点开发和轴线开发理论的有益思想,对生产力地域组织的空间过程作了阐述,提出了点-轴渐进式扩散的理论模式[4]。该理论的核心是:社会经济客体大都在点上集聚,通过线状基础设施而联成一个有机的空间结构体系。

  图1-1点轴系统演化过程

  资料来源:崔功豪。魏清泉。陈宗兴。区域分析与规划。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36

  如图1-1,点―轴系统的形成也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从最初的均匀分布状态到中心和轴线系统的形成,城镇空间布局结构发生着持续的变化。点―轴开发的“点”是指区域中的各级中心城市,他们都有各自的吸引范围,是一定区域内人口和产业集中的地方,有较强的经济吸引力和凝聚力。“轴”是联结点的线状基础设施束,包括交通干线、高压输电线、通讯设施线路、供水线路等工程线路等 。线状基础设施经过的地带称为“轴带”,简称“轴”。

  1.1.5核心—边缘理论

  核心—边缘理论是解释经济空间结构演变模式的一种理论。较为系统、比较完整地提出“核心—边缘”演变模式的,是美国区域发展与区域规划专家J.R.弗里德曼(Friedmann)于1966年在研究委内瑞拉时提出来的[15,16]。该理论试图解释一个区域如何由互不关联、孤立发展,变成彼此联系、发展不平衡,又由极不平衡发展[5]变为相互关联的平衡发展的区域系统。

  按照核心-边缘理论的表述,区域经济增长的同时,必然伴随经济空间结构的改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空间结构的变化可以划分为如下四个阶段:前工业化阶段、工业化初期阶段、工业化成熟阶段、空间相对均衡阶段,每一个阶段都反映了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之间关系的改变(图1-2)。在空间相对均衡阶段,整个区域成为一个功能上相互依赖的城镇体系,形成大规模城市化的区域,又开始了有关联的平衡发展。

  图1-2经济增长的空间动态过程

  资料来源:崔功豪。魏清泉。陈宗兴。区域分析与规划。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29

  1.1.6圈层结构理论

  圈层结构理论是在古典区位理论和现代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的基础上,针对世界大城市发展迅猛的趋势而逐步建立起来的。该理论认为,随着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和区域逐渐成为相互依存、互补互利的有机整体,区域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腹地,城市作为经济中心对区域有辐射功能,带动其腹地的发展;由于城市的辐射功能受“距离衰减律”法则的制约,导致整个区域以城市为核心形成圈层状的空间分布结构;城市空间发展同样以圈层扩展的方式进行,并且在经济活动周期性波动的作用下呈现相应的周期性变动,但在各个方向上并不均等,特别是在交通干道沿线扩展速度最快,表现出明显的方向性。

  1.1.7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城市作为区域的中心,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一方面城市与区域之间相互作用,另一方面城市与相邻区域的中心城市相互影响。它们之间通过交通、通讯等手段不断地进行着人口、货物、服务、信息、技术、金融等的交换,区域与城市联成一个具有一定功能和结构的有机整体,这种交换称为城市间相互作用[6]。

  根据空间相互作用理论,任何一座城市都必然与其周围的城市和腹地发生联系。在长期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下,城市体系空间结构逐步形成和发展。同时,城市体系空间结构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在生产力水平极大提高以后,自然因素在城市体系空间结构形成中的作用越来越小,城市区域发展进入成熟阶段。交通网络体系和通讯网络体系的迅速形成使各种要素在城市之间根据市场的变化自由流动,城市间作用力达到最大,城市体系空间结构趋于稳定。

[1] [2] [3] [4]  下一页

,苏南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研究(推荐)



《苏南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研究(推荐)》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