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建筑人装修设计装修步骤如何选人/公司装修合同猫腻大全:揭开装修合同有哪些猫腻

装修合同猫腻大全:揭开装修合同有哪些猫腻

04-19 23:40:57  浏览次数:692次  栏目:如何选人/公司

标签:房屋装修步骤,家庭装修步骤, 装修合同猫腻大全:揭开装修合同有哪些猫腻,http://www.jzr88.com
巧设合同陷阱。混淆材料笼统报价,混淆概念多算费用是个别家装公司惯用的伎俩。装修签约时将某一材料笼统报价计算,施工时更换单项材料,从中赚取差价。

购买家庭建材材料,合同里面同样“猫腻”颇多。至于这里面“水分”到底有多大、猫腻何在?却鲜为人知。


装修合同 猫腻常识要了解

装修市场存在诸多陷阱“目前,个别装饰公司给消费者挖的‘陷阱’越来越隐蔽,家装市场猫腻越来越多。”昨日,消协副秘书长介绍了装修市场存在的种种陷阱。
陷阱一:巧设合同陷阱。混淆材料笼统报价,混淆概念多算费用是个别家装公司惯用的伎俩。签约时将某一材料笼统报价计算,施工时更换单项材料,从中赚取差价。此外,还炮制一些不具体或可多种解释的条款,借以金蝉脱壳。
陷阱二:低报价招揽业务,开工后再增项。个别装饰公司在客户要求报价时,采用“低开高走”的办法,先删减项目给出低于其他公司的报价,吸引消费者签单。在施工过程中,再把删减的项目作为增项,把钱涨回来。完工后,消费者发现,结算的费用比预算要高出许多。
陷阱三:设计师故意增项,多拿提成。有的设计师在接单后,为了多拿公司的提成,不顾消费者家中的实际情况,故意增加装修项目:如不需做隔断的地方添个隔断,没必要吊顶的地方吊顶等等。通过一番“设计”后,装修报价大幅高于原预算。
陷阱四:材料采购以次充好。在包工包料的装修中,个别施工队在采购材料时做手脚,有些以低劣的商品冒充名牌产品,以低价次品充当正品等等。
陷阱五:谎报测量面积。个别装饰公司在施工面积上谎报、多报,如在计算涂刷墙面乳胶漆时,没有将门窗面积扣除,或者将墙面长宽增加,以增加装修预算。

陷阱六:工费重复报价。对于包清工的装修工程,装饰公司在计算手工费时,一般按项目分别单列,比如木工按加工家具的尺寸报价,漆工按家具面积报价,看起来不贵,待到结账时却发现,手工费超支严重。


从装修合同开始杜绝装修猫腻

装修合同是家装质量的约束凭证,也是避免家装纠纷的保证书。因此,签订家装合同时一定要在全面考察市场价的基础上,对于装修流程、所需建材、详细价格、基本工艺等都要有一个大致了解,对协商到的设计和施工都要写入合同或补充协议里,做到细致入微,才能将 装饰公司挖的“陷阱”彻底铲除。下面的内容,装修课堂小编将带您一起认清如何从装修合同开始杜绝装修猫腻。
常见问题一:更换单项材料 赚取当中差价
混淆材料笼统报价,混淆概念多算费用是个别家装公司惯用的伎俩。签合同时将某一材料笼统报价计算,施工时更换单项材料,从中赚取差价。此外,还炮制一些不具体或可多种解释的条款,借以金蝉脱壳。
常见问题二:合同主体不明晰
合同中应首先填写甲方、乙方的名称和联系方法。此处应注意一个细节,很多公司只盖一个有公司名称的章,必须要求装饰公司将内容填满,并进行核对。
此外,还应注意签订合同的装修公司名称,是否与合同最后盖章的公司名称一致。如果不符,必须问明二者之间的关系,并在合同上注明。如此做的理由是一旦发生纠纷,一定要有装修公司比较完整的法人登记情况,以备将来投诉或起诉,省去查询的麻烦,而且能够找到确切的责任承担者。
常见问题三:监理概念模糊
合同中规定了可以实行工程监理,“工程监理”是指监理人受消费者即甲方的委托,对工程建设项目实施监督和管理的活动。“监理人”是指取得监理资格证书,具有法人资格的公司、监理事务所或单位。由此可以看出,作为工程监理人,其身份是独立于装修公司之外的。有些家装市场承诺可为消费者提供免费监理,其对装修工程质量进行监督是否有效及其作用还有待商榷。
常见问题四:书面文件不全
经双方认可的工程预算书以及全套设计、施工图纸,均为合同的有效构成要件。有些装饰公司在与消费者签订装修合同时,这些书面文件不齐全,给以后进行家装工程带来了隐患。消费者应把以上三项文件及支付费用的单据妥善保存。
常见问题五:权利义务不清
合同中规定了为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甲乙双方应做的工作。对于消费者来讲,尤其应注意合同中规定的下列几项:为确保建筑物安全,不能拆动室内承重结构。如果拆改原建筑物的非承重结构或设备管线的,应负责到房屋管理部门办理相应的审批手续。如果在施工期间,该居室仍被消费者部分使用的,消费者应负责做好施工现场的保卫及消防等项工作。在不妨碍施工队正常作业的情况下,消费者可以随时对工程的进度、质量进行检查。
常见问题六:增减项未加入合同
目前在装修工程的实际履行中,增加施工项目的现象很多。一些装修公司开始有意把报价做得很低,然后在开工后逐步增加,让消费者无法再找另外的装修公司,只好同意他们的要求,使得最后的装修总价远远超出初始报价,所以消费者在合同签订时,如果经过多方了解,再自己将所支出的费用结合居室面积及施工项目是合理的前提下,对工程项目变更应谨慎。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因为施工项目的增减或其他因素,须对原合同进行变更的,消费者与装修公司必须协商一致,并签订书面的变更协议,与此相关的工期、工程预算及图纸都要做出变更,并经双方签字确认。


破解装修合同中最常见的猫腻

装修可谓是业主和JS斗智斗勇的一场战争。总是有很多业主在这场斗争中败下阵来,利益受到了损害却维权无门,问题就出在装修合同中。

1、约定工期
相信许多业主都尝过被装修公司拖延工期的苦头,急着搬进新家,偏偏装修才进行到刷墙,无奈当初也没有强硬要求装修公司什么时候完成,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因此在签订合同的时候,一定要跟装修公司约定好一个确切的完工日期。一般100平米的房间简单装修的话,工期在35天左右,为了应对一些突发状况,装修公司一般会把工期约定到45-50天,如果您着急入住的话,可以在签订时和装修公司商榷此条款。
2、付款方式
有的业主往往太容易听信装修公司忽悠,装修首付给了60%,木工验收后支付35%,如果按照这样的付款形式的话,工期才刚过一半,就已经几乎把装修的全款给了装修公司,那么该如何约束装修公司后面的工程质量跟进度呢?所以在签订合同的时候一定不能手软,尽量采取更有制约性的付款方式,并且对付款前的验收标准要有明确规定。
3、增减项目
目前在装修工程的实际履行中,增加施工项目的现象很多。一些装修公司开始有意把报价做得很低,然后在开工后逐步增加,让消费者无法再找另外的装修公司,只好同意他们的要求,使得最后的装修总价远远超出初始报价。因此在签合同的时候就应该明确指出应该由我们自己支付的增减项目费用,如果没有我们签字认可的,大可不支付相应费用。

4、明确赔偿责任
装修过程中总是会发生很多意外情况,例如施工人员不小心打断承重墙或是损坏楼体外墙面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是违反物业要求的,一旦物业发现了是要赔偿的。而交付了装修押金的业主往往就当了这个“冤大头”。至于这些赔偿责任到底该谁来承担,我们在签合同前一定要先明确好。
同理的其他类似赔偿责任还有工伤赔偿、火宅赔偿、水患赔偿等。对于施工中可能出现的这些情况要提前在合同中注明赔偿责任如何分配,并且业主不要与施工人员签署委托合同,否则一旦出现伤亡事故,业主作为委托人也要承担相应责任。
5、按图施工
业主可以在合同上注明要求施工队严格按照已经认可的图纸施工,如果细节尺寸等和设计图纸有出入,可以要求施工队返工,而因返工产生的费用由装修公司承担。
6、转包赔偿
工程转包是指承包单位将委托方的工程或者工程中的一个环节转包交由他人来施工,更有甚者实行层层转包,如此一来工程质量便无人监管了,而这样工程一旦出现问题,承包方和施工方往往相互推卸责任,最后吃亏的还是消费者。所以我们在签订合同的时候要谨慎,多留一个心眼。签合同时要明确施工队长或者项目经理的名称等。

[1] [2]  下一页

,装修合同猫腻大全:揭开装修合同有哪些猫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