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建筑人建筑文章频道建筑工程管理市政工程武汉市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及规划演变(推荐)

武汉市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及规划演变(推荐)

12-04 23:49:14  浏览次数:217次  栏目:市政工程

标签:市政建筑工程,市政工程技术, 武汉市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及规划演变(推荐),http://www.jzr88.com

  3  1987年以后的多中心组团式规划构想

  如前所述,解放后武汉市城市发展是以建设生产性的大工业城市为目标,在城市用地扩展的同时,忽视了整个城市空间结构系统的建设和完善,因而反过来影响了城市整体功能的有效发挥。

  事实上,历史上的武汉是一个以商业为主的城市,第三产业相对发达。建国初期,武汉市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0%左右,从业人员占社会劳动者总数约50%,当然这是在工业基础十分薄弱背景下的相对发达。因此,解放后随着第二产业的崛起,第三产业比重有一定幅度的下降是必然的。但是,建国后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的30年时间里,武汉市第三产业比重呈直线下降趋势,其中从业人员比重降低约25%,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比重降低约20%.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武汉市城市发展目标进行了相应的调整。特别是1984年5月武汉市进行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以后,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开放“两通”(交通和流通),发挥城市多功能作用的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促进了城市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同时,也为城市整体空间结构系统的调整提供了动力。如1987年武汉市总体规划调整方案,初步提出了城区外围中环线的建设,并在中心城外周布局了阳逻、吴家山、沌口、花山等卫星城镇。

  90年代以后,随着全市社会、经济、文化的迅猛发展,按照建设开放型、多功能、投资环境好、生活设施完善的现代化中心城市目标,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着重提出了建设结构完善、层次多样的现代化城市交通、商业、文化、游憩、防灾及市政设施体系,强调严格保护城市自然环境,构建合理的生态框架,提高绿化水平,逐步把武汉建设成为富有滨江、滨湖特色的现代化城市。1995年编制的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集中体现了这种系统性的城市发展指导思想。在城市地区规划中,在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方面提出了多中心组团式的规划构想:即以长江、汉水和东西山系为纵横轴,以市内外若干生态绿地和生态走廊相互穿插,构成环状放射型的城市生态空间结构,以支持组团式城市空间结构系统的形成。在城市地区确立了以主城为核心,以外围7个重点镇和4个区(县)城关镇为卫星城的圈层状城镇布局结构。这一规划构想在理论上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难度很大。如主城与卫星城之间、主城内各城市组团之间大面积的生态绿地得不到保障,自然山水被蚕食,城市最终会形成“摊大饼式”的蔓延发展。

  三、结语

  任何一个时代的城市形态和城市规划都有反映历史进程和时代要求的明显特征。考察城市发展的历史,一方面是要合理地继承城市发展的优秀遗产,如成熟的城市格局、明显的地域特点和文化特征;另一方面,又要满足和适应城市社会生活发展的时代要求,对之不断予以完善。由于种种原因,当代武汉市城市发展的总体思路尚不明确,一是缺乏历史的继承性;二是缺乏时代的超前性,总体上城市规划显得较为被动。要改变这一状况,城市规划工作中应进一步重视规划研究的重要作用,要用理性和冷静的思考来改善盲目和被动的事务性工作,唯有如此,武汉才会迎来新的城市面貌。

上一页  [1] [2] 

,武汉市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及规划演变(推荐)



《武汉市城市空间结构形态及规划演变(推荐)》相关文章